车间管理制度(集锦15篇)
在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车间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车间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
1、目的:规范各类工具的保管、领用、以旧换新、移交、报废程序,以避免工具的超标领用及调任无交接等现象。
2、适用范围:员工使用工具的标准制定、领用、退库、交接、报废等。
第二章:工具发放标准的制定
1、操作工具的领用标准与最低使用期限由技术部统一制定与调整;
2、如果各标准需变动时,务必由使用部门向原制定部门提出,原制定部门修订后向各部门重新下发。
第三章:工具卡的使用及管理
1、工具卡中设不同登记页:领用各类工具时在相应登记页上登记。
2、工具卡由各部门内勤保管,领用人领用工具时,到内勤处取卡,与领料单一齐送行政仓库或业务仓库领用。仓库发料人员应在相应登记页填写领用工具的名称、型号、数量并让领用人签字后返还内勤处。
3、工具的保管就应职责到人。部门应专设一卡,登记公用工具,并确定工具保管职责人。各职责人负责此工具的日常保管、正常损坏后换领等工作,并对工具的限期内损坏、遗失等负责。
4、行政及仓库应专设工具帐目,对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的工具领用状况进行统计,以便和部门之间核对。
5、生产车间耗材类产品及劳保用品的登记纳入“工具卡”统一管理。
第四章:工具的领用、更换及退还
1、工具领用条件:
A、操作工具首次领用,务必是在领用标准范围内;
B、换领务必以旧(坏)换新。
2、工具领用程序:
A、工具为首次领用时,领用部门填写“领料单”,注明用途和保管职责人,交部门负责人签准后,由工具保管人到部门内勤处取“工具卡”,一并交仓库人员领料。仓库人员填写工具卡并由领用人签名后交内勤。
B、以旧(坏)换新领料时,使用部门应填写“领料单”,取“工具卡”及原旧工具到仓库换领。
C、原工具丢失或在最低使用限期内损坏,按第五章规定赔偿后方可再重新领用。
3、工具交接或退还
A、有如下状况:
a.调任交接。部门内或部门间人员调动,都应报人力资源处。人力资源处除办相应人事调动手续外,应发给调动人员“工具移交表”一份,到部门内勤处取“工具卡”,登记表格,各工具应由部门经理确定移交、退库还是继续使用并签名。调动人员持表与工具卡到业务与行政仓库,请保管员核对,做如下处理并签名确认。
Ⅰ如移交,则在原保管人工具卡上注明转**人,接交人应取其“工具卡”交仓库填写并由接交人签字确认;
Ⅱ如退库,按以下B退库手续办理;
Ⅲ如继续使用,则“工具卡”上相应项目不做变动,但工具卡上改变部门或岗位名称,业务与行政仓库统计表中,“部门”与“岗位”上做相应变动。
b.离职退还。人员离职,在其填写“离职单”的同时,由人力资源处负责发给其“工具移交表”一份,到内勤处取“工具卡”填写,部门负责人确定其工具是移交给接任人员还是退还仓库并签名。离职人员持表与工具卡到业务与行政仓库,请保管员核对,做如下处理并签名确认。
Ⅰ如移交,则在原保管人工具卡上注明转**人,接交人应取其“工具卡”交仓库填写并由接交人签字确认;
Ⅱ如退库,按以下退库手续办理;
Ⅲ如工具限期内损坏或遗失,应按第五章规定赔偿后,仓库人员方可签名。
B、退库手续
a.工具需要退库时,由工具保管人办理红字“领料单”,与“工具卡”一并送仓库退料。仓库保管应检验工具的完好性,如完好则在工具卡上注销相应项目,并签字确认。如工具已经损坏,则拒绝其退库。
b.由工具保管人取“工具卡”,与工具一并送仓库退库。仓库保管在“工具卡”相应栏目中注明其退回日期,并签名确认。
第五章:工具的检查与赔偿
1、仓库人员收回旧工具时务必认真检查,如仍可用,请领用人继续使用。如可修复,可联系相关专业人员修复。如工具有旧品时(有必须损耗但不影响使用的产品),尽量请领用人领用可用的旧品。旧品领用只需以旧换旧,不需开领料单与填写工具卡;工具领用须开领料并填写工具卡。
2、公司总安全员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操作工具的保管状况,行政仓库保管人员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工具的保管与使用状况。
3、如发现工具有未过最低使用期的损坏、遗失等影响操作的状况,应责其在必须时间内补齐工具。方式有自已补购或赔偿后重新领用。赔偿标准:
A、工具或劳保丢失,由职责人赔偿原价。
B、使用限期内损坏,以旧(坏)换新前务必赔偿:
C.劳保用品,超过规定使用期一半的,按半价赔偿;在规定使用期一半以内的,按原价赔偿。
4、赔偿与领用手续:职责人向仓库说明状况,由仓库写出损坏或遗失工具的价格证明后,到财务出纳处缴款,然后凭收据到仓库办理损坏工具以旧换新手续,或遗失工具重新领用手续。
第六章:工具的借用
1、为方便不常用工具的借用,机修工段设部分常用操作工具备借,也可办理临时借用。
2、借用及归还手续:
A、工具借用务必填写“工具借用申请单”,说明借用时间、归还时间、用途、保管职责人等,经部门负责人与仓库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名后,方可借用。
B、仓库保管员负责借出工具的催还,如有丢失或损坏,按上述赔偿规定赔偿。
C、工具归还时,保管员在“工具借用申请单”上签名确认。
第七章:旧品的报废
1、业务及行政仓库每半年整理一次报废工具的清单,填写“工具报废申请单”,经仓库负责人核实与部门经理批准后,方可对报废工具进行处理。
附件1班组工具管理的资料:
第一,建立健全工具领用制度。班组应有工具使用保管卡片,记录操作人员领用工具的型号。数量、名称、规格、日期;应根据工艺文件的规定,不得多领,也不能少领。对于共用工具也应建卡管理,个人使用时办借用手续,进行登记,用后及时归还。
第二,合理使用工具。工具的使用应按工艺要求,在工具强度、性能允许的范围内使用,严禁串规代用(如螺丝刀代凿子、钳子代头);不容许专用工具代替通用工具,精具粗用的现象应坚决禁止,并在使用中注意持续精度和使用的条件。
第三,妥善保管工具。工具应放在固定场所,有精度要求的工具应按规定进行支撑、垫靠;工具箱要整齐,清洁,定位摆放,开箱知数,帐物相符;无关物品个性是私人用品不允许放在工具箱内,使用完毕后的工具应进行油封或粉封,防止生锈变形,长期不 ……此处隐藏22715个字……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6.4.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6.5.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6.6.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6.7.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0%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6.8.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6.9.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6.10.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
6.11.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6.12.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6.13.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6.14.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6.15.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
6.16.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超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至凝固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平板3~5个,分别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7.参照
《药品卫生检验方法》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无菌检查法)章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0188.6-1995《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8.分发部门
质量管理部
车间管理制度15拉布
1.拉布人员必须携带《码布单》及《色卡》去布仓领布,所有生产布种必须经过验布(特别情况需部门主管确认)才可领取,松布时间必须满足公司或客户的要求时间才可拉布。(B级)
2.拉布前详细核对《裁剪码布单》的要求、布料幅宽度及排版数据,在拉布过程中,如发现面料整段次品、色差或者短码要马上通知主管处理。(B级)
3.拉布时要三面上下整齐,板长正确码头不能超过2厘米(以最短点量),拉布平整无锏无褶;拉布高度不准超过12厘米(或不超过150层)。(A级)
4.每拉完一卷面料要在《裁剪码布单》上记录颜色、总长度、层数、余布数量(余布上注明款号、订单号、长度,摆放到“配布存放架”上);一床拉完时要核对实际总长度、总层数与计划用料总长度、总层数是否一致。(B级)
5.同一款式、不同订单号的面料可以酌情集中一起拉布,但拉布层数和高度不能超过规定,并在不同订单款号的上下层之间用杂色布条或纸隔开;分包时要分订单分款号绑扎。(B级)
6.在拉布的过程中发现面料有明显的疵点(破洞、抽纱、粗纱、印花不规整、等)都要用特殊布条隔开标记;方便裁剪后配片工能按照标记抽出调片。(B级)
裁剪
1.开裁前必须先检查裁剪设备是否漏油,渗油现象,保障设备正常,以免裁片有油污。(C级)
2.开裁前先对唛架,开裁时要看清唛架线路做到开裁准确无误,底、面层上下要一致,最大公差不能超过0.3CM。(A级)
3.裁剪时要做到直线顺直,弧线圆顺,不得有缺角、多角、上下偏刀。裁剪圆领或弧形裁片时,不接受一刀过,必须由圆位或弧形的两边分刀推进。(B级)
4.裁剪过程要进行裁片上、下两位抽查,上下层裁片的尺寸大、小偏差不可超过0.3CM、特别位置和部件必须在0.2之内;将裁片对折左右偏差不能超过0.5CM。(B级)
5.排版图所要求的裁剪刀眼不能错打、漏打,刀眼上下、左右偏差不能大于0.3CM,刀眼深度不超过0.4CM。(B级)
6.所有的裁片部件都必须按要求进行编号,如有不需要编号的部件必须得到车缝主管或品质总监的容许(B级)
7.裁剪出来的布碎垃圾必须投入垃圾筐内,绑好的裁片必须分款号、订单、尺码摆放到指定的裁片架上;需要印绣花、烫衬的部件裁片要分开绑好存放。(B级)
8.分包时要看清楚唛架纸上的尺码、方向,不能裁片部件绑错码;上下不同缸号、层次不能分错,工票不能绑错。(A级)
9.扎包时小部件必须先用布条绑好再与大片邦在一起;绑带必须扎紧,不可以有裁片掉出。(C级)
10.每周将已经裁完车间已经生产完成的款号多余的面料分款号请登记退回面料仓库。(B级)
压衬
1.压衬必须按照《压衬工艺要求》操作,机器的温度、压力、速度不可以随便更改;(A级)
2.一次过压衬机的裁片不能超过2层。(A级)
3.压衬必须分清楚裁片的正反面,不能漏压或压错。(B级)
4.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区域的卫生,放衬架子要摆放整齐;(C级)
验片/调片
1.所有的印花、绣花片必须仔细核对“样办”并检查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A级)
2.所有在拉布时有用特殊布条隔开标记的次片都必须用同缸号的面料调片。(B级)
3.车间退回配片的裁片必须在4小时内配好送回,如没有配布要及时告知车间。(C级)
4.调换好的裁片必须放回次片的原位,整床裁片的次片调好后要记录数量,统计疵片率。(C级)
排版/开单
1.每排好一床唛架必须仔细核对尺码比率和件数,并开好《码布单》;(A级)
2.排条纹和格子的面料不可以在大货面料上画唛架,要用格子纸排。(B级)
收发员
1.所有进入车间的裁片必须开单送入各小组,不准许任何人私自到裁剪车间拿裁片或面料。(B级)
2.送给各小组裁片的数量和款式必须是收到组长经车间主管确认的《领料单》发放。(B级)
备注:
3.以上要求如有在工作中违反的,将按以下标准处罚。
A:扣10分(40元);B:5分(20元);C:2.5分(10元)
造成重大原材料浪费或损失(成本价值超过1000元)的,按50%扣罚。
4.以上扣款每月从绩效奖金中扣除!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