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类实习报告

时间:2024-06-16 23:18:59
关于汽车类实习报告模板合集八篇

关于汽车类实习报告模板合集八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汽车类实习报告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汽车类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

⒈掌握汽车发动机,车轮和汽车变速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⒉掌握汽车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⒊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的方法;

⒋了解安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以及正确装配汽车部件的方法,并且培养良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

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习要求:

1.学会汽车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2.学会汽车的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拆装

3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

4理解汽车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实习内容:

1汽车发动机的拆装

2汽车轮子的拆装

3汽车变速箱的拆装

二、实习工具与设备:

一、解放牌载重货车底盘

二、本田手动5档变速箱

三、发动机

四、工具箱

五、其他零部件

六、丰田a44dl液力变速器

七、东风牌货车

八、其他所需工具若干

三实习过程:

(1)、汽车发动机的拆装

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一组首先进行发动机的拆装,我们小组拆的是一个四缸日产发动机。按照老师的讲解,我们进行的拆装顺序如下:

一、拆下发动机外围部件,包括分电器、发电机及皮带、水泵、汽油泵、机油过滤器总成、支脚和离合器总成

二、按顺序松开气门室螺栓,卸下气门室盖,取下垫片;

三、拆下正时链上下罩,松开紧链器,拆下正时链;

四、拆下摇臂轴架;

五、拆下汽缸盖

六、拆下活塞连杆,注意先把活塞摇到下支点

至此,发动机拆卸完毕,发动机的组成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启动系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在老师及讲解完发动机的组成和装配方法和注意事项后,我们开始组装发动机。发动机装配不是仅仅把之前拆的顺序倒过来的一个过程,在装配时还要注意很多细节性的东西,比如传动机构的链条、飞轮在装配时都有定位或方向的标记,只有真正准确的安装好每个零件发动机才能正常工作。此外,组装时还需注意添加润滑剂以减少发动机工作时相互之间的摩擦和损耗。

组装后的工作是调试。这里我们调试对象为气门间隙。在老师的讲解和演示下,我们知道气门动作顺序为一、三、四、2。调试原则为:上调下不可调,左近右排。

具体过程为:

1.把轴连杆摇到0刻度位置,此时活塞1位于下支点

2.这是调好1号进排气门,2号进气门、3号排气门,排气门间隙为0.3mm,进气门为0.25mm

3.完成后将曲轴杆转动一周,调试剩余气门间隙。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发动机的拆装就完成了。在这过程中,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讲解使我们学会了发动机的拆装,发动机的内部构成和工作原理,并且学会了一些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2)、汽车底盘拆装

在拆装完发动机后,我们的第二个任务是拆装汽车底盘。实习对象为解放牌载重货车,由于重型车辆的部件比较笨重,在拆装我们需要团队的配合和对知识(如杠杆原理)的灵活运用,拆装步骤为:(后轮)

一、先松开外轮的螺母,旋松时注意对角顺序,防止应力集中,如力不够可以增加力臂,旋松后,几个队友扶稳,取下螺母。这时可以发现这8个螺母有一边是圆的,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增加紧固力和自动对中。

二、取下第一个轮胎

三、按照步骤1拆下螺栓后取下第二个轮胎.

四、用专用工具打开主轴盖

五、取下垫片,橡胶圈,定位环。

六、取下后轮主轴

七、前轮的拆装和后轮大体相近

拆完后,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气动刹车的特点,和与油压刹车比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之后的步骤为刹车调试,调试结束后按照先拆后装的原则开始装配,安装时注意橡胶圈与垫片的放置顺序安装外轮螺母时注意缓慢转动轮子,这样就可以比较轻松的把

8个螺母自动对中,旋紧。

(3)、变速器的拆装

最后一个任务是变速箱的拆装。变速器分为手动和自动变速器。这里我们的实习对象为美式道奇汽车的手动变速器。拆装顺序为:

一、把紧固螺栓拆下,再把换挡铰链总成和连动杆一起拆下。

二、卸下固定螺栓,拆下换挡后连杆和变速总成

三、拆下换挡横轴左右固定螺栓,换挡横轴和选挡轴

四、拆下一、二、5档和倒档换挡轴及拨叉总成。

五、拆下三、4档换挡轴及拨叉总成

利用齿轮传动原理,通过改变各种不同的齿轮组合获得不同的传动比是变速器的变速原理。我们组通过测定得出道奇变速器分为5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档,传动比为1档(4.5:1)、2档(4:1);3档(2.5:1);4档(1:(1);5档(0.8:1)和一个后退档(4.5:1)。

之后我们学习了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老师告诉我们它的核心为液力变矩器和油压阀。自动变速器应用广泛,与手动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方便操作、换档精确快速、帮助换档不熟练的人换档想高手一样熟练、帮助不知道省油方法的人节省燃。

老师最后向我们介绍了本田飞度无极变速器的运转过程,它的原理是通过油压改变从动车轮半径的大小从而达到改动传动比、变速的目的。无级变速器重量轻,体积小,具有较高的效率,油耗低,但它也有自己的不足——传动带容易损坏,难以承受较大载荷。

实习感受:

(1)、通过这次拆装实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对待,都必须付出汗水和努力,当然这次实习也达到了基本目的,让我对发动机及变速器等汽车大型组件有了一个很深的实践中的深入感性性的认识。

(2)在这次拆装实习中,不仅促使我们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还加深了对汽车组成、结构、部件的工作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专业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3)增进了我们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就像一部汽车,只有每个部件紧密配合,协作,才能跑起来一样,只有每个队员都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集体才能发挥的效 ……此处隐藏22826个字……加深了了解,更加重要的是更正了我们的劳动观点。大学生怀着满腔热忱,却没有思考怎么去投

入工作,怎么去实现理想,怎么去适应社会。结果可想而知,面对工作,是茫然和无措。如何让所学变为所用,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经过几天的车间实习,我认识到产品的结构和工艺是不容忽视的。成本的约束,结构的可行性,这是生产实际中最重要的问题。一个结构可能非常精巧,但更要去兼顾加工的难易程度。

车间实习完后,带着收获回到学校,我们不能再迷茫和无措,要脚踏实地的进行专业的学习,重新认识以前所学的内容。对我来说,路才刚开始,梦想仍在继续。

汽车类实习报告 篇8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实验是车辆、交运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汽车电器》教学计划制定的,为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车电源、起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以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的结构特点

2.掌握基本的结构原理

二、 实验工具、材料及工件:

(专用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示教板、汽车万能实验台。

一、写出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作用及原理概述

二、实验数据与处理

发电机空载特性、输出特性、外特性画出特性曲线

(二)汽车点火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实验

实验学时:1学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汽车点火系统实验是车辆、交运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汽车电器》教学计划制定的,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以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汽车汽车点火系统的结构特点

2.掌握基本的结构原理

二、实验内容:

1.了解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2.了解点火系统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将各种点火系统的特点及目前使用情况加以概括。

2.1按点火系统的电源不同分

2.1.1 磁电机点火系统

2.1.2 蓄电池点火系统

2.2 按点火系统储存的点火能量的方式不同分

2.2.1 电感储能式

2.2.2 电容储能式

2.2.3 按点火系统结构和发展过程分

触点式点火系统: 目前在一些载货汽车上还有少量使用。

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 现基本上已不使用。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感应式、光电式、振荡式、霍尔效应式等不同的形式,其中振荡式目前使用很少。

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随着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普及,由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也越来越多。

3.了解各种形式的点火系统

3.1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3.2 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3.3 计算机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三、实验用仪器设备 汽车点火系统示教板

1 各种形式的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总成

2 各种形式的电子点火系统总成

3 计算机点火系统零部件

4 拆装工具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指导教师对照实物和挂图进行讲解,然后学生分别对实物进行拆装,对照挂图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后把各部件组装起来。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

1.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2.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

2.1 工作特性

2.2 影响点火系统次级电压的其它因素

3.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结构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组成。

3.1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的作用是将电源的低压转变为高压,以使火花塞电极产生点燃混合气的电火花。点火线圈按磁路的结构形式不同,分为开磁路和闭磁路两种。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基本上都使用开磁路的线圈,闭磁路点火线圈多应用于电子点火系统.

3.2 分电器总成

分电器总成由断电器、配电器、点火提前角调节器以及电容器等组成。

3.3.火花塞

4.电子点火系统

4.1 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4.2 电子点火系统部件的结构与原理

4.2.1 点火信号发生器,

点火信号发生器的作用是产生与气缸数及曲轴位置相对应的电压信号,用以触发电子点火器按照发动机各缸的点火需要,及时通断点火线圈初级回路,使次级产生高压。目前常见的点火信号发生器有:磁感应式、光电式和霍尔效应式等几种。

4.2.2 电子点火器

4.2.3 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

5 计算机点火系统

计算机点火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按照系统的组成可分为有分电器和 无分电器两类。本节先介绍有分电器的计算机点火系统。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计算机点火统作为一个子系统。

5.1 计算机点火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点火系统主要由各种传感器、电控单元、分电器、点火线圈等组成。

5.2 计算机点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6、实例:丰田汽车Tecs计算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和部件结构

6.1 系统组成

丰田汽车Tecs计算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如图23所示.该点火系统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电控单元除控制点火外,还对燃油喷射、怠速、自动变速器等进行控制,此外还具有故障保险、后备功能以及自诊断功能。

6.2 发动机转速和曲轴位置传感器发动机转速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是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其作用是向电控单元输入发动机转速和曲轴位置信号。

6.3 电控单元

在发动机工作中,电控单元根据各传感器输入信号,确定发动机最佳点火提前角,然后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入的G1、G2信号与Ne信号,判断出发动机曲轴到达规定的位置时,适时的输出控制信号IGt至点火器,当IGt信号变成低电位时,点火器中大功率三极管截止,将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电路切断,次级

7.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7.1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组成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又称直接点火系统,英语简称DIS(Distributorless Ignition System或

Direction Ignition System〉。该种类型计算机点火系统,除采用电控单元控制闭合角、点火时刻和爆燃控制外,还取消了分电器,电控单元控制点火线圈模块实现点火高压的分配。波许公司元分电器点火系统的组成。

《关于汽车类实习报告模板合集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